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临床微专业 招生简章

发布者:刘红艳发布时间:2025-04-30浏览次数:13


一、微专业介绍

中医经典临床微专业是中医学院在“新医科”背景下倾心打造的旨在融汇运用中医经典学说、构建经典与临床实践桥梁的特色培养项目。本专业拟招收中医学类大二后学生,在暑期设置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小学期,这是从掌握基础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关键阶段。努力培养一批既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,又能融汇中医经典、具有中医思维并临证实践的跨学科人才。

本专业由中医学院牵头,发掘创校之初深厚积淀,融汇贯通《内经》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《温病学》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,紧紧围绕中医思维临床,提升学生中医自信与实战能力。采取“半天理论、半天实践”的模式,以南中医大国医堂附属南京市中医院、药用植物园、宝华山采药为实践基地,让学生在完整的种植采收识方辨药、煎煮尝药、跟师襄诊、模拟临证、针灸推拿全过程中摸爬滚打人人都是医者,个个都是主角,教室就是诊室,能懂能会能用,会读经典,会开方子,会扎针,会施灸。

本专业计划今年招收30名学生,共设置5门课程。除《中医经典临证发微》(总论)外,其中《内经理论临证发微》基于“医书之祖”,从百病之起愈、中医原创思维、基本理论源头架构当代中医药养生治未病与临证核心框架;《伤寒论临证发微》《金匮要略临证发微》《温病学临证发微》分别从各自的经典内涵抽提核心内容并临证拓展。

经方捷效,本是岐黄正脉;医河长流,无非仲景余波。中医原创思维贯穿五门课程,打破学科间相对的疏离,使经典理论融汇创新。鼓励学生读原文,结合临证实践,强化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,引导学生深根固柢、深铸鎡基,究方论以求其真,处汤药以疗其本,擅针艾以利其疾,养成多读书、勤临证、善思考的中医学习习惯。课程考核注重思维、学术与动手能力,既有考试也有考查,既有开方也有针灸,切实提升学生中医自信和临床能力。

学生完成全部学分要求,会读经典、会开方子、会针灸,即可获得微专业证书。



二、主办单位与参与单位

主办单位: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

参与单位:南京南中医大国医堂、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



三、招生对象和计划

招生对象:中医学类大二后学生(限仙林校区)

先修课程要求:中医基础理论、中医诊断学、中药、内经

年度招生计划:30以上



四、课程设置

 半日读书,半日临证”“半天理论,半天实践”,实现经典的生活化与临床化。本次微专业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,药用植物种植采收、宝华山采药,经方方药辨识、煎煮尝试,活色生香中医药课程自制防蚊花露水、敲拓染防蚊香囊、紫云膏、无患子手串和中药口红制作,兼具理论性与趣味性,亲近自然,亲近中医药。经过一个月的学习,让经典活化、人化、临床化,吃出味道、用出实效,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。

主要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如下:

序号

课程名称

学分

学时

考核方式

课程类别

开课时间

1

中医经典临证发微(总论)

2

36

考试考查

必修

20256-7

2

内经理论临证发微

2

36

考试考查

必修

20257

3

伤寒论临证发微

2

36

考试考查

必修

20257

4

金匮要略临证发微

2

36

考试考查

必修

20257

5

温病学临证发微

2

36

考试考查

必修

20257

合计

——

10

180

——



五、师资团队

郑晓红 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、中医经典研究室

吴颢昕 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

史  俊 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、中医经典研究室

魏凯峰 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

刘  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

李崇超 中医药文献研究所

马俊杰 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

周  欣 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

周俊兵 中医学院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

邹立思 药学院、药用植物园

周  明 中医学院中药学教研室

汪伯川 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

李素素 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

孙晓霞 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

黄天宇 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

郑亚威 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

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



六、学制学分与结业事项

学制:1个月(暑假期间630日开始)

学分:10学分

结业事项: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限内,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修读,成绩合格,达到毕业要求学分,经学院审核后,报教务处审定,由教务处负责统一颁发“中医经典临床”微专业证书,学生可向学校申请微专业课程成绩单;本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(学信网)登记信息,不授予学位。



七、报名、选拔方式

报名方式:申请修读微专业学生需慎重思考,将以下材料按照顺序扫描为一个PDF,命名为所在微专业申请表_学院_姓名.pdf,于202552017:00之前发送至邮箱zyyjcxkjys@163.com

1.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临床微专业申请表(模板见附件);

选拔方式:

个人邮件申请、自荐。

选拔程序:

认真填写申请表,阐释申请理由及学习诉求,中医学院中医药交叉学科与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统一审核。

学生自愿报名,经各微专业主办学院选拔,确定学生录取名单后报教务处备案。



八、注意事项

1.学生在申请报名微专业前,应充分评估自身学习情况,充分了解微专业实施管理办法及专业课程设置。每位学生在同一年度只能报名申请修读一个微专业,前一个微专业修读完毕后方可提出下一个微专业修读申请。

2.微专业修读学分可直接替代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中“专业任选课”学分。

3.微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,以学生实际选课的学分数为计量单位(每学分80元)。因学生个人原因终止微专业修读,其已缴纳的学分学费不予退还。



九、联系方式

联系人:老师

联系电话:15951832586

联系地址:丰盛健康楼526-2

系邮箱:zyyjcxkjys@163.com

咨询QQ群:1001358165



未尽事宜由微专业主办单位负责解释。

附件: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临床微专业申请表



中医学院

2025423



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临床微专业申请表

姓名


性别


联系电话


2寸彩色近期免冠照片

政治面貌


籍贯


民族


所在学院


所在年级及专业

专业

学号


必修绩点


申请理由

包括自我评价、专业志趣、修习愿景等:








个人经历

请简要介绍自己的中医学业、学生工作、社会实践、学科竞赛等经历及获奖情况:






诚信承诺


我已认真阅读《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临床微专业招生简章》,申请表中数据填写准确无误。如弄虚作假,本人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。


本人手写签名: